第(3/3)页 崔永安道:“启奏陛下,倒不是铁道部不想加快速度,只是地形勘探便需要到崇祯十七年左右才能完成,从开始动工到结束中,能在崇祯二十年以前完成,便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了。” 崇祯皇帝闻言,顿时也无奈了。 勘探地形这种事儿,跟行军打仗的探路有很大不同。 行军打仗只要知道哪条路近,哪条路上有水源,会不会有什么危险,该怎么走就行了。 但是要修建铁路,需要注意的事项可就多了——四川那边的铁路修建为什么比别的地方要慢? 还不是因为从天启年间到崇祯年间已经地震过好几次了! 修铁路容易,谁知道修好了之后啥时候会再来一次地震?万一遇到了地震,能不能抗得过去?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解决,铁路修好了也只是一时的,谁心里能安稳? 就像是缅甸和莫卧儿那边一样,崇祯皇帝虽然下旨要求是修建临时线路,但是这种用上几次就报废的线路好修,长久稳定的线路还能这么干? 不被崇祯皇帝派人拎到午门扒皮才是怪事儿!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缅甸和莫卧儿那边的铁路,到崇祯十四年中期的时候能够勉强通上一两列的火车,但是想要长久运行下去,肯定还要重新勘探地形,重新铺设轨道,真要搞完,崇祯二十年都算是快的了。 见崇祯皇帝没有什么表示,崔永安又试探着道:“另外,还有就是人手的问题。虽然大明这些年有了不少的,嗯,劳工,但是这人手依然不够用。 我大明百姓虽然也有人愿意来上工,可是一到农忙时节,便都跑回去种地了,所以人手还是不够用。” 崇祯皇帝继续将目光投向温体仁和施凤来等人——问朕有个屁用啊,大明的百姓都喜欢种地能怪朕? 温体仁道:“百姓更愿意种地而不是出门做工,依臣之见,还是心中不安之故。” 心中不安? 崇祯皇帝很好奇——是朕给的钱少了?还是没让你们吃饱穿暖了?有啥不安的? 温体仁见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自己,便开口解释道:“臣将自己代入到百姓的角度来想了一下,发现最为稳妥的,还是手中有些田地,家中有些存粮,否则心中始终有些不安。 出门在外,妻儿该怎么办?一旦遇到什么天灾或者病痛,又该如何? 留在家中最大的好处不止是耕种之余能陪着妻儿,还在于四周的乡邻都是熟识的,只要不是人缘特别差,一旦遇到什么问题,还可以向四邻求助。 倘若是出门在外,除了妻儿不在身边之外,一旦遇到什么问题,除了向官府和同乡求助之外,便再无他法——而这两条路的前提,便是官府要清廉为民,四周还有同乡。” 崇祯皇帝点头道:“温爱卿说的有理,可还有其他的问题么?” 温体仁道:“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便是现在的粮价问题。 如果想要让百姓们离家去做工,就得让他们看到单纯的靠耕种不行,这一点,就需要通过打压粮价来实现了。 也只有当粮价越来越低的时候,更多的人才会忍不住去寻找其他出路——甚至于,原本那些手中有很多土地的人都有可能会忍不住出售土地。” 郭允厚颇为蛋疼的道:“温阁老,现在的粮价,比正德年间都低一些,再低下去可怎么了得?” PS:这两天头疼,更新少一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