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留下了房壮丽,崇祯皇帝直接又召唤了礼部尚书孟绍虞进宫。 大明的科举制度,也真到了应该改一改的时候了。 当然,崇祯皇帝想要改动的,不是从根子上直接改掉,而是打算先一点点的撕开一条口子。 比如说,先把恩科变为常例,以后的春闱科闱改成每两年一次? 要不然,这些官员总不够用,也是个大问题。 至于说以后,有了第一个口子之后再想慢慢的放开第二个口子还是难事儿? 慢慢的来嘛! 面对崇祯皇帝想要把科举由原本三年一次改为两年一次的打算,房壮丽本能的想表示反对。 理由很简单,如果不是打算大批量的干掉现有官员们,原本三年一次考举上来的人数基本上就够用了,甚至于还有富余。 但是在仔细考虑了一番后,房壮丽还是放弃了劝说崇祯皇帝的打算。 无论现在是不是改变科举的年限,崇祯皇帝砍起人来都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与其像现在一样人少不够用而头疼,还不如让这些官员的数量多起来,到时候自己也能省心一些呢。 至于孟绍虞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 崇祯皇帝经常开恩科,那是属于额外的,不是常例,这种事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但是把固定的三年一次科举改为两年一次,那妥妥的就是自己的政绩。 无论崇祯皇帝是不是总砍人而导致官员不够用,都不会对这一点产生任何的影响。 最起码,这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念着自己的好儿吧? 深深的呼吸了几次平息下激动不已的心情后,孟绍虞才躬身道:“陛下英明。若是把三年之期改为两年之期,既解决了频繁开恩科的麻烦,又解决了大明人才紧缺的问题。” 崇祯皇帝则是似笑非笑的道:“既然如此,那就打从崇祯十三年起吧,以后每两年一次科举。 至于恩科,到时候再看情况决定什么时候加开恩科。朕的意思是,以后尽量减少恩科或者干脆就不开恩科了。” 今天这事儿就算是成了。 跟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为了不往煤山那棵老歪脖子树上面挂,或者说出于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心态,自己可以砍人再砍人,挥舞着屠刀解决一切问题。 但是现在不成了,大明这么好的环境,自己还能光举着屠刀杀? 杀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却不是唯一的方法。 理论上来说,应该有无数的好方法可以解决大明的问题,自己犯不着在这种已经稳定了无数倍的基础上再大肆杀戮。 那不叫刚,那叫作死——人必须得看得清自己才行,不能小瞧了自己,也不能太过于高估了自己。 历史上多少牛人,就因为太过于高估自己而倒霉的? 帝辛是一个,杨二是一个,近点儿的正德同样也算一个。 就算不提这哥几个,那刘野猪够不够硬气?是不是比自己更有才?结果呢? 如果不是晚年下了罪己诏,他老刘家的江山社稷都快要不稳了! 崇祯皇帝看的很清楚,自己现在差不多就处于这么一个转型的阶段,不能再依靠着单纯的杀戮来解决问题了。 当然,这里指的是对内,至于对外,大明朝的百姓们不会关心自己家的皇帝又屠杀了多少外族。 他们只会关心自己的兜里是不是又多了几文钱,是不是能分到更多的地。 至于死了多少蛮子,没有人会关心。 PS:今天献祭《三国之主宰中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