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水煮?清蒸?-《扫仓纪》
第(2/3)页
自此,这句话就在我的脑海当中根深蒂固了,赶不走挥不开,整日整夜、没完没了的折腾我。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恶补了关于“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所有实践案例,再次给各位普及一下,以免上当。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出自元代的作者无名氏所著的《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实际上,这个成语故事最早是出现于春秋时期。说的是郑国的郑庄公得到了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攻打许国。而且当时的许国只是一个效果,毫无抵抗能力的那种。
当时率领这场战争动的又两个将军,一老一小。老将军颍叔考征战多年,是一位勇者,不服老,在派兵车的时候他一把拉起兵车就跑开了。年轻的将军名叫公孙子都,年纪轻轻向来看不起人。
看见这番场景,他肯定是不会退让的,拔起长戟就飞奔着追了过去。
可等他追到大路上的时候,颍叔考糟就不见了踪影,为此,他就憎恨上了这位年迈的老将军。
来年七月中旬的时候,郑庄公终于下令攻打许国了。郑军逼近许国都成的时候,颍叔考奋勇当先,杀敌无数,甚至是爬上了城墙之上,旁人看来颇有些耀武扬威的架势。公孙子都这一看怒火中烧,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对手立下汗马功劳啊,这样一想心里面的怒气就更加甚了几分。就在关键时刻,他抽出箭来对着颍叔考的胸膛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年迈且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头就从许国的城墙之上摔了下来。
最后,人们纷纷都认为颍叔考老将军是因为敌方军队而死的。另一位叫做暇叔盈的将军赶紧在慌乱之中拾起大旗,继续指挥者士兵们战斗,最终把许国的都成攻破,郑军全部进入到了许国的都成,许国的****也逃到了别的国家。
可谁也没有怀疑颍叔考老将军的死因。
其实其中要反映的道理也简单明了。
看不到的危险往往都是最恐怖、最容易让人丧命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伤痕出自食人鱼,就没有必要担心什么“暗箭”的问题了。
大概是看我一直沉默,三胖子又无聊起来的,他小心翼翼的上前两步,搂着我的肩膀说道:“大柱子,你想什么呢?”
“大学系花,宿舍哥们儿,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寥寥数字,三胖子这厮就知道了我想要说的是什么事情,他一脸惋惜的说道:“没想到啊,大柱子,看你长着一张小白脸的模样,居然还遇上过这样倒霉的事情,不过,也不要沮丧,以你的样貌这种事情以后还经常会生的,慢慢的就习惯了……”
当然,面对三胖子的冷嘲热讽,我是有选择的听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就假装他没有说过吧。(其实何北辰真正想说的是,三胖子这厮想象力这么丰富,到什么斗,不如去写作。)
但转念一想,食人鱼和两具尸体的出现也不全然是好的事情。按照常理来说,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臭水塘子的底部是空的,也就是下面也还是水,或许还有更多的食人鱼和尸体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