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子,这几日诗作的如何?”公孙先生冷眼旁观了这些日子,今天心情不错,倒拿小辈开起了玩笑。 “回先生,学生时刻谨记先生教诲,一刻未敢忘记,每日以景抒意写诗一首。且读书一册,以博见闻!”司徒谨不敢直视公孙先生的眼睛,他当然是每天都会写诗一首,不过却是送与了先生的孙女。公孙先生这样问起,反而让他有种被人发现的错觉。 “嗯!我见你这些日子进步甚快,这么看来今年秋闱,至少多了二成的把握,再加上你自小即博览群书,如果一切顺利,自当拔得头筹!记住学习一途戒急戒燥,踏踏实实才是正道!” “是!” 公孙府的小插曲,司徒嫣自是不得而知。河阳县城那边的进展也很顺利。只是福祥村这些日子可就没有那么太平了。 李村正家的院子整日里人满为患,村正休妻后家中没了女主人,十里八村有待嫁闺女的都托人请媒的来李家说项。这农家人,一辈子求的不过是个温饱,是儿女都能娶嫁的好。而李村正不只有着秀才的功名,而且一家四兄弟全都是秀才。甚至和那京城大户人家也沾亲带顾的,自然上门的人也就多了起来。连带着给狗子、山娃子说亲的人也跟着多了起来。 这天李大郎实在被这些人烦急了,一个人躲进了李阿牛的家,和山娃子诉起了苦。 “大郎哥,这事儿也是没法子的。家中没个当家的女人。这些人是不会消停的!” “谁说俺家没当家的,小五就是!” “大郎哥,俺以前小不懂事,看不出个啥。可这些日子俺常进城里去帮忙,小五是个啥人,俺多少也能看出来些,俺们这样的人家配不上她。前些日子俺听二郎说起那个叫端木的少爷,俺觉得只有那样的人才配得上小五!” “这些俺也知道!可。嗨!俺下定了决心给李家传继香火,可那林桃!” “大郎哥,俺也不瞒你,早在李家村的时候,俺就对小五动了那个心思,可这一路逃难至此,如今早将小五当成了妹子看。而李家只有你们四兄弟,往后还得靠大郎哥掌家,这当家主母就算眼下不找,早晚也要寻一个的。以后小五要是成了家。难道还能再帮着你管家不成?那样就算别人不说什么,小五的公婆也不会答应的!”山娃子随着眼界宽了,年纪大了,比以前成熟了不少。 李大郎也明白,可心里头仍难受的紧。他和山娃子不同,打从司徒嫣进李家村,他就拉过她抱过她,如今让他放弃,他试过了最后却差点儿害死了自己最在乎的人。 “大郎哥,你这也才休妻。不急着另娶也没有人会说什么,可日子还得过不是,李家总不能一直都这样。而且二郎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你这边不娶。他也不能娶!翻了年三郎和四郎也行冠礼了,到时一家四个汉子,却都未娶亲,到时可就不只是被人说闲话,有那个嘴碎的,难免不会编排出什么别的。再毁了小五的名节!”山娃子也是给李大郎下了剂猛药,听的李大郎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只想到自己心里难受,却没想到自己一家不成亲,会连累了小妹,可这一时半刻的,他上哪里找个可心的媳妇去。 “大郎哥要是放心,俺就让俺娘帮你相看去,你放心一定找个会持家,敬兄弟,重小姑的好大嫂回来!” “也罢,那这事还得劳你跟阿牛婶儿说说,俺不要她找的多好,识不识字的也无妨,俺只要她能敬着小五,别想着和小五争什么当家的地位,老实本份的就成!” “大郎哥,那也得差不多些啊!你这~!嗨!”山娃子也有些说不下去了,毕竟李大郎和他的情况又不一样。 两人直聊到入夜,家里人都散了这才回家。阿牛婶儿忙完地里的活儿,回家后听山娃子说起,也为李大郎高兴,可多少也有些难过。毕竟在她眼中李大郎和司徒嫣还是很般配的。 福祥村李村正家的风波虽有起伏,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而扬州城那边,端木玄陪着司徒嫣又多玩了一天,这才起程回京。 “嫣儿,来时这一路很是安稳,不知回去时会不会有人挡路?” “怎么,玄哥又缺银钱了不成?” “哈哈,对,要真有那不开眼想来送银子的,我自当照单全收了!” “要是有人知道,一个国公府堂堂的世子爷,却要干那讹人钱财的事,不知会不会有人相信!” “他们信不信与我无关,只要嫣儿不误会就好!” “我有什么好误会的,你赚谁的银钱都与我无关,反正别想赚我的银子就是了,我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守财奴!” “别人被这么说,都会喊冤,唯有嫣儿,却能如此自称,倒比别人看的清!” 第(2/3)页